The aim of GE Salon is to explore issues of common human concern from cross-disciplinary and cross-cultural perspectives, with a view to encouraging students to reflect upon questions related to the contemporary world and to foster intellectual discussions on campus.
The Great Physics Quest
Speaker: CHU Ming Chung自古以來,哲學與科學的一個重要課題,是追尋各種物質與物理現象的統一描述。例如原子學說認為萬物皆由不可分割的「原子」組成。這些「原子」——現代稱為基本粒子——的互動,衍生萬物,因此基本粒子的性質便是理解各種物理現象的基礎元素。近年的幾個物理學的重大突破 – 包括歐洲核子研究中心(CERN) 於2012年運用大型強子對撞機(LHC)偵測到希格斯玻色子(俗稱「上帝粒子」) 的存在,及美固激光干涉重力波天文台(LIGO)於2015年探測到重力波——標誌着基礎物理學黃金時期的開始。這些發現不但本身極為重要,亦開啟了探索新物理的大門,有可能帶來能顛覆我們對物質和宇宙的基本結構的概念!講座將會淺白地介紹這些突破性發現,以及基礎物理學的發展。

Exploring the Ecological Beauty of Hong Kong’s Marine Environments
Speaker: Kenneth LEUNG, JP香港得天獨厚,三面環海,海境美麗宜人,同時造就了漁業和海上貿易。香港西邊環抱珠江河口,東邊迎向西太平洋,從東至西海域海水由鹹變淡。香港面積雖小,但卻擁有260多個小島及不同的地質,它們構成長而複雜的海岸線,當中包含多元化生境,如濕地、泥灘、紅樹林、岩岸、沙灘、海草床及珊瑚礁等。多元化生境孕育出6000多種海洋生物,佔全中國海洋生物四分之一之多。是次講座中,梁美儀帶領大家從歷史和科學角度探索香港的海洋生態美,介紹一些重要相關人物故事和有趣的海洋生物。他亦會和大家探討香港海洋生態正面對的威脅和挑戰,尋找應對策略和永續發展的路向。

Two Ways of Establishing Legal Standard: The Thinking of Mo Tzu and Han Fei Tzu
Speaker: CHIU Wai Wai雖然現代社會的法治思想起源於歐洲,但華夏傳統既有其明文法的歷史,亦有其相應之「以法治國」思想。常處於現實政治主軸背後的《韓非子》便是一例。而「法」作為客觀標準之概念,更可上溯至墨學。墨學論法,以天之常道規範人之社會;韓非論法,則以君之權勢規範民之活動。兩者對比,可引出我們對法理的思考,也可在傳統主流思想如《道德經》、《論語》之外發現華夏對明文法的另類態度與運用。

Commercial Development during the Hong Kong Colonial Era
Speaker: David FAURE為什麼香港在殖民地時代從一個邊沿的小島發展為世界的商貿中心?多年來的說法,因為有英國人的法制,中國人的勤勞,是真的嗎?又另一個說法,以為香港的成功是非政府干預市場的後果,這個也是真的嗎?這次講演,由商業制度出發,再考慮香港在英國帝國的特殊情況,探討香港商業發展的道路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