與自然對話

《與自然對話:通識教育基礎課程教材》是為香港中文大學(中大)通識教育基礎課程 「與自然對話 」的學生編寫的文選。「與自然對話 」和 「與人文對話 」共同構成中大通識教育基礎課程。本課程於2012年香港所有大學本科課程從三年制改為四年制時推出,兩門科目以研討為基礎、強調精讀。十多年來,課程不僅讓中大學生廣泛接觸世界經典,亦成為思想交流、個人反思、陶煉寫作的理想平台。

「與自然對話 」自始以來,科目骨架一直由一組經典選文構成。從2012年至2023年,文選摘自以下書目,在課程中分為三個部分:

第一部分:人類對物理宇宙的探索

1. 柏拉圖 《理想國》
2. 林德伯格《西方科學的起源》
3. 科恩《新物理學的誕生》
4. 牛頓《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》

第二部分:人類對生命世界的探索

5. 達爾文《物種起源》
6. 沃森《DNA:生命的秘密》
7. 卡遜《寂靜的春天》

第三部分:我們對人類的理解

8. 彭加勒《科學與方法》
9. 坎德爾《追尋記憶的痕跡:心智新科學的出現》
10. 李約瑟原著,羅南改編《中華科學文明史》
11. 席文〈為什麼科學革命沒有在中國發生?——果真沒有發生嗎?〉
12. 沈括《新校正夢溪筆談》
13. 鄧納姆《數學那些事兒: 思想、發現、人物和歷史》
14. 歐幾里得《幾何原本》

2022年,通識基礎課程全面重審教學大綱,經過多輪討論,同意「與自然對話」(1)課文數量減至八篇,以給予師生充裕時間來深入閱讀和討論;(2)增加一篇與可持續發展教育有關的課文。從2023年起,修訂後的教學書目包括下列經典作品,選錄於課程文選:

第一部分:人類對物理宇宙的探索

1. 柏拉圖 《理想國》
2. 牛頓《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》

第二部分:人類對生命世界的探索

3. 達爾文《物種起源》
4. 沃森《DNA:生命的秘密》

第三部分:我們對人類的理解

5. 彭加勒《科學與方法》
6. 坎德爾《追尋記憶的痕跡:心智新科學的出現》
7. 李約瑟原著,羅南改編《中華科學文明史》
8. 李奧波《沙郡年紀》

經修訂的閱讀書目望為師生提供接觸經典世界的新機會。我們衷心希望學生透過修讀「與自然對話」,能夠獲得充實而有意義的學習體驗。

通識教育基礎課程
香港中文大學
二零二三年七月


課程讀本《與自然對話》第三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