與人文對話

     
課程讀本《與人文對話》第五版 (左: 中英文版; 右: 英文版)

大學通識教育兩門基礎課程「與人文對話」 和 「與自然對話 」重於深度閱讀。選修「與人文對話」的同學將細讀中西經典著作節選,學會理解並應用經典所闡述的觀點,藉此思考有關美好生活和美好社會的問題。課程讀本《與人文對話》不僅是配合教學的文選,也是課程理念和設計的體現。讀本收錄的文章足為教學、學習和探索人生與社會的意義提供廣闊背景。從2011年到2015年,大學通識以下列12部人文經典為基礎,印製過多個版本的讀本。其中,《會飲篇》和《心經》全文收錄;其他經典則節選印行。

第一部分:尋找自我:我的潛能,我的價值

1. 荷馬《奧德賽》
2. 柏拉圖《會飲篇》
3. 亞里士多德《尼各馬可倫理學》
4. 孔子《論語》
5. 莊子 《莊子》

第二部分:人類力量的極限: 我的懷疑,我的恐懼

6.《心經》,配以一行禪師的闡釋
7. 聖經
8. 古蘭經

第三部分:社會機構中的自我: 我的理想社會

9. 黃宗羲 《明夷待訪錄》
10. 盧梭 《社會契約論》
11. 亞當・斯密 《國富論》
12. 馬克思 《1844 年經濟學哲學手稿》

課程的三大部分後經重新命名為 「第一部分:自我與人的能力」、「第二部分:信仰與人的局限性」和 「第三部分:社會制度中的自我」。新的標題言簡而意廣,賦予教師更大空間,以靈活詮釋經典。

2015年,「與人文對話」教學大綱再經修訂,核心經典文本從十二篇改為十一篇:

1. 柏拉圖《會飲篇》
2. 孔子《論語》
3. 莊子 《莊子》
4.《心經》,配以一行禪師的闡釋
5. 聖經
6. 古蘭經
7. 黃宗羲 《明夷待訪錄》
8. 盧梭 《社會契約論》
9. 彌爾《論自由》
10. 亞當・斯密 《國富論》
11. 馬克思 《1844 年經濟學哲學手稿》

在新教學大綱下,教師可在《社會契約論》和《論自由》之間選擇其一,與其他九部經典一起講授;課程不再設三大部分,鼓勵教師自行選定閱讀次序,增進教學效果。此外,教師在經課程主任同意的前提下,還可自由選講最多兩篇文章。最初,《論語》、《莊子》、《心經》、《聖經》和《明夷待訪錄》只印行中文版。在英文為授課語言之組別的同學,須參考這些經典的英譯本,以輔助學習。考慮到同學的需求,在2018年,課程印製了英文版的課程讀本。

2022年,通識基礎課程全面重審教學大綱。經仔細考量,「與人文對話」 教師團隊同意將課文數量減至八篇,在精減的同時亦引入新的經典。從2023年9月起,新的教學大綱將包括以下經典:

1. 荷馬《奧德賽》
2. 柏拉圖《會飲篇》
3. 孔子《論語》
4.《心經》,配以一行禪師的闡釋
5. 聖經
6. 盧梭 《社會契約論》
7. 馬克思 《1844 年經濟學哲學手稿》
8. 塞爾《心靈、語言與社會》

最新的大綱納入希臘史詩和語言學經典,拓寬文本選擇的範圍。精減之後,教師和學生將有更充裕的時間細讀文本,加深理解。2023年出版的第五版教材,標誌著通識基礎課程教學的新篇章。

通識教育基礎課程
香港中文大學
二零二三年七月